快看!支付宝可以向微信好友转账了,一
164 2023-09-21
网络上流传公转私有三个好方法,第一个是办单位结算卡,再到ATM机取钱,银行就会当做备用金;第二个是单位的现金支票,去银行窗口取现金,用途还是写备用金;第三个是法人名下办商务卡,专卡专用。这三个方法是正确有效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下这三个方法的可行性。
首先,这三个方法都一样,理由在哪?都是公转私,都是从公司账户上把钱取出来,当备用金使用,而备用金需要在一个月内用发票报销或者归还回公司。因此,直接将公司账户上的钱转到个人老板卡上是不可行的,因为脱离实际业务,谈公转私无效。
很多老板讲公转私恨不得有一种方法,把公司里的钱全部转到他个人卡里面去,一分钱的税都不要交,永远都不回来,这是不可能的。开玩笑的说,如果真要那个钱永远都不回来,那只有一个方法,第一天把钱汇到老板卡里去,第二天老板没了,卡在哪不知道,钱怎么取走给别人不知道,反正人没了钱都回不来了。在公司做坏账可以,其他条件都不可以,财务管理也好,税收管理也好,都有一套严密的逻辑在里面。没有一个简单的脱离实际业务去把钱搞到老板卡上去,所以这个值得好好去研究。如果按照正常的操作逻辑,在这个过程需要了解哪些业务可以适当地公转私,而缴费最低的业务则是最好的选择。
那有没有什么其他办法办法能正规的、合理的、合法的实现公转私目的。有,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适当地进行公转私操作,来达到降低成本、优化管理等目的。但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需要明确公司的财务制度规定,什么样的费用可以公转私,什么样的费用不可以公转私,如何合理地报销和开具发票等。
比如差旅费、电话费、餐费,餐费在公务活动中,因为个人原因选择高档餐厅或点菜较贵的菜品,可以将超出公司规定的部分费用转为个人支出;还有就是礼品费,如果送礼物超出公司规定的标准,可以将超出部分费用转为个人支出。
但如果是涉及公共机构和政府部门的专款专用或者公共服务和公益事业,就不能公转私了,共资金用于个人用途可能会被视为滥用公共资源,甚至构成违法行为。
2、公转私需要进行合理规划和审批,避免超支和违法操作。
在提取归或还备用金要注意确定归还金额和时间,正常财务流程是需要填写备用金归申请表然后经财务审批后通过银行转账、支票等方式归还。但在很多公司在实际操作中,因为是企业老板,所以大多只是知会财务一声,财务就直接操作了,所以这里还要提醒一下企业的财务人员,注意流程、票据的完整性,及时补充。
3、公转私操作需要保证合理、合法,避免财务管理和税收管理等方面的风险;还要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税收政策,如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
理论上公转私要交税的,主要还是看这笔款子的性质是怎么样的。
给个人可能会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这部分钱如果属于不得抵扣的钱就要做纳税调整。但是实际上很多公司都想办法不纳税。比如税务局给的个人所得税的代扣代缴手续费。属于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事项。
有限责任公司公转私,不需要缴纳税费,或者按20%缴个税。个人独资企业公转私,不需要缴税费,或者缴纳20%个税。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者个人银行账户(单位结算管理)可以作为对公账户开票的。
私人转账的最高限额超过500万元,需要纳税。房地产中介公司属于服务业,可以执行新的会计准则,所以如果公共私人转账,银行将纳税。涉及应税项目需要纳税,涉及应税项目涉及城市建设税、教育附加费、地方教育附加费、房地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如果支票银行现金填写会纳税。
4、需要定期进行内部审计,保证财务状况的真实和准确。
因为现行的稽查和税审相对以前来说都是很严格的,很多数据一旦实现联网往往也很容易被追溯到。
总之,企业进行公转私操作需要谨慎、合规,不能盲目追求效益而忽略法律风险,也不要听信网络上那些一知半解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企业需要了解相关的财务制度规定和税收政策,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避免带来不必要的风险和麻烦。
关注杰哥闲言税语,每天分享有态度、有价值的财税观点,助力企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