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节传染病主要有那些
〖壹〗、日前 ,市卫生局发布夏秋季节传染病风险评估报告称,近来已到了痢疾 、手足口、狂犬病、乙脑等传染病高发季节,其中手足口病病例呈逐年上升态势 。市卫生局提醒 ,这些传染病并不可怕,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是预防的有效措施。
〖贰〗 、流感病毒通过飞沫传播,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时 ,病毒会随着飞沫在空气中扩散,健康人吸入后就易被感染。手足口病则在夏秋季节相对高发 。此时天气炎热,儿童喜欢玩水、吃生冷食物 ,增加了感染肠道病毒的风险。而且儿童聚集场所较多,如幼儿园等,一旦有一个孩子感染,很容易在群体中传播开来。
〖叁〗 、黄皮疮 ,或称脓疱疮,是一种常见的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影响儿童 ,尤其在夏秋季节 。其病因通常由凝固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后者甚至可能导致急性肾小球肾炎。此病在农村和儿童中更为多见,约占皮肤病的5%。
〖肆〗、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以临床症状命名的传染病 ,常见的肠道病毒为EV71型和CoxA16型,5—7月份为高发季节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较多,人群普遍易感染 ,以婴幼儿和儿童5岁以下人群多发。
疫情还要持续多久?
〖壹〗、因此,无法准确预测新冠肺炎还要持续多久。我们需要持续关注疫情的发展动态,加强个人防护 ,遵守防疫措施,共同应对疫情的挑战。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继续加强疫情防控工作,提高医疗资源的分配效率 ,加快疫苗接种的普及速度,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疫情对社会的影响 。
〖贰〗 、综上所述,由于冠状病毒的传播特性、感染人群规模以及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 ,近来无法准确预测其将持续多久。防控工作需要持续进行,并根据疫情的发展及时调整策略,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叁〗、控制疫情的可能条件: 隔离措施:将患者和无症状患者进行隔离 ,持续一个月左右,多数疫情可能得到控制 。但这一措施在国外很难实现。 疫苗推出:如果疫苗出现并得到普遍接种,大部分人可能产生抵抗力 ,新冠疫情才能得到有效控制。
钟南山:疫情不会全国性爆发,10-14天或出现高峰
〖壹〗、钟南山表示疫情不会全国性爆发,高峰可能在未来10天至两周左右出现 。中国工程院院士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科研攻关专家组组长钟南山,在2019-nCoV肺炎疫情发生后 ,多次接受媒体采访,对疫情进行了科学分析和研判。
〖贰〗、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钟南山院士是我们中国的主心骨,在1月28日 ,全国累计确诊4515例,面对快速蔓延的疫情,钟南山院士预判:疫情1周或10天左右达到高峰 ,不会大规模增加了,这无疑为全国人民打下了一剂定心针,但却遭到了国外媒体的质疑。
〖叁〗、因为新冠肺炎病毒的埋伏期是14天 ,即使现在降下来了,我们也无法保证它是否会有一个大爆发 。这个大爆发是由于在疫情初期时,我们没有得到完善有效的疫点隔离 ,所以现在我们还不可以放松,至少还有再等14天。春节假期结束,人们开始返回工作岗位 ,人流量又不可控起来。
〖肆〗 、除了张文宏以外,钟南山院士也对疫情高峰局面做出分析,钟南山院士认为广州疫情有可能会在2023年1月中旬至2月中旬到来,预计3月份广东疫情就将进入平稳阶段 ,而全国大部分省份都有可能在2023年3月份后恢复正常生活 。
专家称新冠一个多月内或达到感染高峰,你的免疫力准备好了吗?
〖壹〗、你的免疫力需要做好准备以应对可能到来的新冠感染高峰 最近,多位专家作出研判,新冠或在一个多月内达到感染高峰。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和张文宏医生均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指出疫情高峰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到来。
〖贰〗、现在全面开放,阳性患者很多,某些还是无症状感染者 ,这对特殊人群的威胁是很大的。专家预判一个月或达到感染高峰,害怕啊!专家预判,一个月后达到感染高峰 。
〖叁〗 、面对新冠病毒可能的二次流行 ,我们确实需要做好准备。据国家卫健委4月26日发布的信息,自4月中旬以后,新冠患者单日阳性数和阳性占比均呈小幅上升态势。专家研判认为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我国部分人群免疫保护水平的降低,近期部分地区疫情开始出现缓慢的上升 。
〖肆〗、感染新冠后,可能会高烧到38~39℃,而且还伴有肌肉疼痛 ,咳嗽喉咙痛等症状,和普通感冒比起来,症状还是比较明显。所以建议还没感染的人群一定要做好防护 ,能不感染尽量别感染。感染之后也不要乱吃药,多喝水并不是大量喝水,适可而止 ,据悉有一名感染者,因为大量喝水造成了中毒现象 。
〖伍〗、下面1-2个月国内会迎来一波新冠感染高峰。具体原因及相关建议如下:高峰原因 人口密集与毒株特点:北京等人口多 、密度大的城市,由于疫情传播速度更快 ,加上本轮疫情的主要毒株是奥密克戎BF.7,其传染性和免疫逃逸能力更强,因此感染者数量明显增加。